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,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经常会推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。在没有主动搜索的情况下,甚至可以了解到平时关注的话题,商品和资讯等等。这其实涉及到应用程序在后台私自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。始料未及的是,坐拥12亿用户的微信被央视点名了,难道微信也在“偷窥”用户信息吗?用户该如何避免被APP窃取隐私呢?
微信被央视点名微信的影响力遍布全球,在中国几乎人手一个微信号,除去老人和婴幼儿,所有的群体都是微信的用户。足足12亿的用户让微信成为国内社交平台的天花板,可是微信却被央视点名了,怎么回事?在被点名之前,微信因读取用户相册一事备受网友关注。有用户发现微信在后台偷偷读取用户的相册,而且时间长频率高。根据微信的解释,是为了方便用户快速发图,只要系统相册有内容更新就会提醒微信,这个过程会被系统判定为读取用户相册。微信的解释看似合情合理,实则存在很大的漏洞。那就是在用户没有使用微信期间,微信也在读取用户相册。甚至将手机静置没有进行使用,相册没有更新内容,微信也照样会读取相册。
这和微信的解释存在偏差,微信只解释了为什么会读取相册,却没有说明为什么在任何时候为何要读取相册。因为这些敏感操作涉及到用户隐私,微信也被央视点名了。其询问,以“为用户之便”之名就可以读取用户相册,如果不被发现,微信会不会主动停止读取行为。
另外央视特约评论员岳屾山律师也对此事做出了点评,表示在微信《隐私保护指引》中虽然说会取得用户相册的权限,但该权限不能说明是为了方便用户发送图片。因此微信取得用户相册的声明和实际解释目的不一致,影响了用户的知情权,不符合法律的规定。
由此可知,微信说是为了方便用户发送图片,可是实际行为和微信的隐私保护声明存在偏差,所以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,并且在不合理的范围内读取用户相册。微信坐拥12亿用户却被公开点名,被曝出读取用户相册,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,连微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,其它的APP就更不用说了。谁又知道手机上安装的几十款应用是否也和微信一样,甚至还要过分。
不只是读取相册,现在的手机软件会要求获取各种权限,包括读取通讯录、短信、剪切板、位置信息等等。随便一项信息都和个人隐私密切相关。其实手机软件读取这些信息是有原因的。在资本的促使下,手机软件会收集各种用户数据,然后形成用户画像,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,兴趣爱好。
长期积累后,就能清楚知道一个人的生活习性,把制定好的用户画像提供给商家,或者在接到商家的广告后,精准投放给每一位用户。这样一来,商品投放推送的效率就会大大上涨。商家受益的同时,软件厂商也能得到更丰厚的广告金。不过微信被点名后,吃相难看的资本家们该反思了,通过这些方式收集用户信息,不仅触及相关法规的红线,而且会失去用户的信任。到头来等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如何避免APP窃取隐私?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披露给手机应用,允许应用获得授权是希望其提供所需的服务,而不是靠出卖个人信息来换取便利。可是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安全问题,该如何避免APP窃取隐私呢?或许有三种方法可行。第一:关闭后台一般来说手机软件想要获取授权和读取用户信息时,是需要在后台运行的。很多人的习惯是直接返回桌面,或者选择退出。但这些都会使应用留存在后台运行,应用APP可以继续读取个人信息。因此在无需使用APP时,可以清理后台空间,关闭后台,让应用无可趁之机。
第二:从正规渠道下载APP恶意软件读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概率非常大,而且这种软件包含各种不合规的程序,病毒。以防万一,最好是从正规渠道下载APP。包括手机应用商店等等。相对来说,安卓开放的环境更需要仔细分辨各类应用是否安全,尽量避免从非官方渠道下载APP。
第三:设置应用权限这一方法是比较有效的,不管下载怎样的APP,应用程序都需要获得手机授权才能正常运行。用户可以进行应用权限设置,如果发现应用程序多次获取和应用服务无关的权限,就要及时处理。尤其是许久未使用的APP还活跃在后台,更要小心防范。写在最后在大数据时代,个人的信息很可能被公开泄露到网上,给人带来困扰。这都是各种应用软件在进行不合规的操作,希望微信被点名能够引起业界的重视。别再发生此类事件,要彻底将威胁用户信息安全的行为遏制住。对此,你们怎么看呢?欢迎留言和转发。
下一篇:微信营销的方式有哪些?